靴子終于落地。
2021年10月8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對美團涉嫌壟斷作出行政處罰決定,責令美團停止違法行為,并處以其2020年中國境內銷售收入3%的罰款,計34.42億元。
總局公告顯示,美團濫用在中國境內網絡餐飲外賣平臺服務市場的支配地位,阻礙平臺內經營者在其他競爭性平臺開展經營,排除、限制了相關市場競爭,損害了平臺內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和消費者利益,妨礙了平臺經濟創新發展,且不具有正當理由,構成《反壟斷法》第十七條第一款第(四)項禁止的“沒有正當理由,限定交易相對人只能與其進行交易”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
對此,美團回應表示“誠懇接受,堅決落實”,將按照《行政處罰決定書》和《行政指導書》全面深入自查整改,杜絕‘二選一’。
至此,外賣平臺之間互相“二選一”應該有了清晰的結論。公開報道顯示,此前餓了么因“二選一”在各地被處罰了6次,美團也因類似行為遭到了7起訴訟?梢灶A見的是,隨著監管總局的一錘定音,外賣行業的這一頑疾應該得到了根治。
此前,曾有外媒猜測,美團或許將遭反壟斷罰款10億美元,為年收入的10%,如今,這一消息也被徹底證偽。
反壟斷作為今年的熱門話題,從此次美團的罰款比例和公告表述中來看,反壟斷已經形成了清晰明確的路徑和規范指引。
今年以來第四例3%的處罰,此前處罰比例均值為3.67%
公開報道顯示,美團的此次處罰系今年以來的第四例3%的處罰,此前三例分別為上海食派士、揚子江藥業、公牛集團,均為實體企業。
其中,公牛集團的反壟斷處罰在輿論上引發了不少關注。一方面,公牛集團是典型的中國消費品牌之中的“隱形冠軍”,市場占有率超過了60%,這也是公牛集團遭到反壟斷調查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公牛集團作為細分領域的實體制造企業,其壟斷行為的傷害程度和范圍相對較小。因此,有行業人士認為,3%已經成為了反壟斷處罰的一道“均線”。
立方律師事務所知產專業律師劉延喜此前在一份報告中曾作過統計,在《反壟斷法》實施以來至2020年6月,執法機構公布的19起達成并實施縱向壟斷協議案件,處罰比例的平均值為3.67%。
而此前在針對阿里巴巴的反壟斷調查之中,最終罰款比例為年銷售收入的4%,高于美團。
由此看來,3%作為目前反壟斷處罰的均線,既確保了反壟斷處罰的威懾效果,同時,也不至于對企業造成實質性的傷害。
美團“主動自查整改”
值得注意的是,公告中對于調查過程也進行了記錄。其中,多處提及了美團的“主動自查整改”行為,這或許也可以作為一個分析參考。
公告顯示,美團有主動承認、主動提供證據、主動全面自查整改行為,總局考慮了美團在調查過程中主動提供了執法機關尚未掌握的重要證據、停止“二選一”行為并全面自查整改、積極退還已收取的獨家合作保證金等因素,做出處理意見。
從近半年來不同商家側的反饋聲音來看,美團的確在逐步調整此前的一些不合理政策,包括實施了費率透明化等舉措,退還了商家的獨家合作保證金等。
這些動作,都從側面顯示出了反壟斷監管的有效性。以反壟斷調查為契機,企業可以全面盤查自身歷史存在問題,并逐一進行整改。
而從多份反壟斷處罰公告看,企業對于“反壟斷監管”的態度和整改動作也在不斷發生變化。此前揚子江藥業和阿里巴巴在審查中都提出過抗辯,公告中也對企業提出的辯護理由進行了客觀呈現,并結合調查證據進行了論證,最終給出有公信力的處罰結果。
這次處罰,事實上也為其他互聯網平臺企業提供了清晰的指引:對于此前積累下來的歷史問題,應當以規范、合規、健康為原則,進行主動的調整整改。
來源:雷遞 文/樂天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美團 |